-
哈尔滨绿码变红码通常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:
1. "健康监测要求":在疫情防控期间,如果某人接触过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,或者居住或旅行过的地区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,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,其健康码可能会被调整为红码。
2. "主动报告":个人可能因为自觉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主动向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,随后被要求进行核酸检测,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,健康码会被调整为红码。
3. "核酸检测结果":如果某人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,无论是因为主动检测还是被动检测,其健康码都会被调整为红码。
4. "健康管理人员判定":在疫情防控中,健康管理人员可能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、接触史等因素,将某人的健康码判定为红码。
5. "数据错误":有时也可能是因为系统错误或数据传输错误,导致健康码被错误地调整为红码。
总之,健康码颜色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追踪和管理疫情,确保公共健康安全。如果您的健康码突然变红,建议及时与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联系,了解具体情况并按照指示采取相应措施。


举报 -
“龙江健康码”按涉疫风险等级对应绿、黄、红码
其中,绿码人员为低风险人员,体温检测正常可出行和复工;黄码人员为中风险人员,须严格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要求,自觉接受社区管理,依托“龙江健康码”健康状态监测功能每日“打卡”报健康状态,打满14天自动降级为绿码;红码人员为高风险人员,由相关机构和村(社区)负责对其进行严格管控。出院或解除集中隔离返家时,要主动向社区报告并出具出院(解除隔离)证明,颜色降级为黄码。
红码、黄码、绿码,如何认定?
红码标准
1. 确诊病例、疑似病例、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实施居家(集中)隔离医学观察未满14天的治愈出院确诊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;
2. 确诊病例、疑似病例、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;
3. 来自疫情特别严重的湖北省和其他高风险地区的人员;
4. 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;
5. 其他需要纳入红码管理的人员。
黄码标准
1. 体温37.3及以上或出现呼吸系统症状(干咳、咳痰、鼻塞、咽痛、气促、呼吸困难)、身体不适(乏力、肌肉酸痛、头痛、关节酸痛)、消化道症状(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)、结膜出血等临床表现之一的人员;
2. 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的人员;
3. 14天内与确诊患者、疑似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存在密切接触,如搭乘同一公共交通工具、居住在同一楼栋单元等情况;
4. 其他需要纳入黄码管理的人员。
绿码标准
1. 除红码、黄码标准以外的其他人员;
2. 列入我省疫情防控“白名单”人员。
健康码变成黄码或红码:如果是因为个人健康原因所致,则需要按规定进行居家隔离,可点击红码或黄码旁边的问号按钮,查看成为黄码的具体原因和结束时间。在“龙江健康码”小程序中连续14天无异常打卡,黄码即可变为绿码。如果因为健康信息填写错误导致的变码,可修改健康信息或联系附近的管理员为您登记核实后更改码色。
修改健康信息:1、可在“我的”—“我的健康自查上报”中点击进入填写错误或需要修改的历史信息页面,下滑至页面底部,点击“重新上报”填写正确信息即可修改。
2、遇到问题需要咨询时,可以进入小程序首页并下滑至底部,点击“帮助反馈”,找到相应的问题解答,如果仍有无法解答的特殊问题,则可以点击页面左下方的“我要反馈”,对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后提交,即可反馈给客服人员进行处理。如果有加急问题需要处理,还可以致电12345市长热线。
举报 -
举报


